餐廳可能也吃不到米醬仔煮白柑仔魚。
不知道大家去宜蘭玩的時候,有沒有注意到,蠻多人家的屋簷下有著一甕一甕的漬物,猩弟說這也是蘭陽風情之一。
在端午節後,在宜蘭的那種傳統雜貨店仔,就是有賣菜賣醬油賣米的那種老店,那個時候可以在店裡看到豆粕的蹤影,從端午節後,是宜蘭人開始曬豆腐乳、冬瓜、醃瓜仔的時期,以便在多雨的冬季也能有醬菜可以搭配料理。
前三年猩弟也學會了自己醃漬鹹冬瓜,當下跑來湊熱鬧的粉媽,順便露了一手告訴猩弟,醃漬剩下的豆粕可以只加米酒、糖和鹽巴就封罐起來,放到太陽下曝曬一天,就收到陰暗處放置,6個月後就能收成米醬仔了。
這個米醬仔用來煮魚超方便,有鹹度又有米酒,完全不需要再增添醬油或其他調味料,只需要把魚兩面煎一下,放入清水和米醬仔,就能變成一盤超開胃又下飯的米醬仔燒魚了。
然後,可能因為氣溫下降,今天就特別想來點重口味,中午自己拿了一尾白甘魚燒了米醬仔,喔~天,就是記憶中的傳統味,一整尾通通獨享,真的超過癮的啊!!!家裡有米醬仔的朋友,一定要試試看這一味。
這一盤醬色很足,可是一點都不死鹹,若是不配飯,也能輕鬆地吃掉一整尾魚,不會口渴想喝水。
這是豆米粕加上米酒和糖,放在陰暗處半年左右就可以收成,這兩罐是三年前做的。
雖然魚要紅燒,但下鍋之前,猩弟還是會將白魽魚兩面抹上鹽巴,靜置一下,這樣可以使魚排除腥味的血水,就算是紅燒,也是要做足功夫。
100cc的清水、2大匙自製米醬仔混合備用。
2大匙油,放薑絲。
接著把白魽魚入鍋,維持中小火,蓋上鍋蓋,計時兩分鐘。
蓋鍋鍋蓋,計時兩分鐘,不要中途掀蓋,讓魚就放著自己煎。
時間到,翻面一樣,計時兩分鐘。
大概是這樣的中小火火力,一面各煎兩分鐘。
另一面兩分鐘也到了之後,淋上剛剛的先調和好的醬汁,蓋上鍋蓋,維持剛剛中小火火力,計時兩分鐘,時間到,就可以將白魽魚連同醬汁起鍋了。